伍天锡:中国“编程之父”

伍天锡,1926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。在那个物质匮乏、战火纷飞的年代,年轻的伍天锡对数学和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刻苦钻研,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。
1950年,伍天锡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,被分配到北京邮电科学研究院。当时,中国计算机科学还处于起步阶段,伍天锡毅然投身其中,成为了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拓荒者。
1956年,伍天锡参与了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机的研制。该计算机的研制成功,标志着中国计算机科学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。随后,伍天锡又主持研制了104、111等一系列计算机,为中国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1980年,伍天锡受命组建中国计算机学会,并担任第一任理事长。他带领学会开辟了多种学术研究活动,培养了一大批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,为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伍天锡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,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。他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计算机领域的骨干力量。
1999年,伍天锡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他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,以及IEEE计算机协会荣誉会员等殊荣。
伍天锡的传奇一生,激励了无数中国计算机人。他不仅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,更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。他怀抱梦想,不畏艰险,用自己的毕生心血为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标签:伍天锡,编程之父,计算机科学家,103机,中国计算机学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