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领导、老师们:
今天,我怀着崇敬的心情,在这里参加学史崇德研讨会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我深深感受到学习党的历史对于涵养高尚师德的重要意义。
历史昭示:师德崇高是立教之本
从孔子“有教无类”的仁爱精神,到陶行知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的奉献情怀,古往今来,德高望重的教育家都视师德为立教之本。
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师德建设,早在1949年,中央就颁布了《新中国第一部中小学教师守则》,明确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道德规范。
在党的领导下,一代代人民教师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涌现出吕玉兰、张桂梅等感人事迹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师德的光辉。
历史启示:学习党史涵养师德
学习党的历史,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关怀,激发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
通过学习革命先辈的先进事迹,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,从而传承红色基因,涵养师德。
党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,比如“寓教于乐”,“启发式教学”等,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能够启迪我们的教学实践,提升我们的育人水平。
实践探索:以史明德,立德树人
结合学校实际,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,比如党史讲座、红色电影放映、优秀党员教师事迹展等,让教师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党的历史魅力。
通过师德研修班、网络平台等渠道,组织教师学习《教师法》、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等规章制度,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,强化师德自律意识。
鼓励教师争做“四有”好老师,即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”的职业理念。
各位同仁,学史崇德,重在践行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我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。让我们以史为鉴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用党的历史滋养心灵,传承红色基因,涵养高尚师德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青年贡献我们的力量!
标签:学史崇德,师德涵养,立德树人,教育历史,红色基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