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勋于敏:中国隐姓埋名30年的核物理学家

隐姓埋名,30年默默奉献
1946年,于敏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。建国后,他受邀参加原子弹研究。为了保密需要,他化名王青,与钱三强、邓稼先等科学巨匠一起,踏上了艰苦卓绝的核武器研发之路。
从1958年到1988年,于敏隐姓埋名30年,远离亲朋好友,全身心投入到核武器的研究和设计中。即使在核试验成功后,他也从未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。
核武器之父,功勋卓著
在隐姓埋名期间,于敏提出了原子弹和氢弹设计的关键性理论,解决了核武器研制中的重大难题。他提出的"于敏公式",成为核武器设计领域的经典公式。
为表彰于敏的杰出贡献,1988年,国家授予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,并公开其真实身份。他被誉为"中国氢弹之父",成为新中国核武器事业的领军人物。
晚年复出,为国再添光辉
重返科学界后,于敏继续在核能领域发光发热。他提出了中国自行设计的轻水堆核电站工程设计方案,为中国核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2006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授予于敏"两弹一星"功勋奖章。他的一生,是为国奉献、无私无畏的缩影,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典范。
标签:于敏,核武器,隐姓埋名,氢弹之父,两弹一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