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536年世界发生了什么大事?

公元536年,是继4-5世纪大规模的民族大迁徙与民族大融合之后,罗马帝国分裂后欧洲新的封建国家已经开始形成,旧的欧陆中心由地中海移向了西欧临海地区。“西罗马”政权覆亡后,地中海的多个王国和公国相继出现。而东罗马却日趋强大,国势蒸蒸日上,由于其首都为君士坦丁堡,因此又被称为“拜占庭帝国”。
公元536年,罗马帝国分裂后西罗马灭亡已有几十余年,而东罗马却日趋强大,国势蒸蒸日上,由于其首都为君士坦丁堡,因此又被称为“拜占庭帝国”。拜占庭帝国位于东西方交通要道,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先进文化,经济繁荣,商业发达,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。
公元536年,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,解散基督教不同派别之间的争论,规定基督新教信徒必须与正教信徒和好。大多数新教信徒接受了他的命令,放弃了他们的信仰,而那些拒绝放弃信仰的人则被赶出了帝国。
公元536年,查士丁尼一世还颁布了一部新的法律,名为《查士丁尼法典》。这部法律汇集了罗马帝国历代皇帝颁布的法律,并对它们进行了修改和补充。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律典籍,对于后世的法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公元536年,拜占庭帝国在北非与汪达尔王国发生战争。汪达尔王国是西罗马灭亡后,由日耳曼汪达尔人建立的一个国家。拜占庭帝国在战争中获胜,灭亡了汪达尔王国,并将北非纳入了自己的版图。
公元536年,拜占庭帝国还与东哥特王国发生战争。东哥特王国是西罗马灭亡后,由日耳曼东哥特人建立的一个国家。拜占庭帝国在战争中获胜,灭亡了东哥特王国,并将意大利纳入了自己的版图。
标签:查士丁尼法典,东哥特王国,君士坦丁堡,查士丁尼一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