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张规格大揭秘:A4、B5、16K,到底谁才是“纸王”?

相信很多人都对“A4”、“B5”这些纸张规格耳熟能详,但你真的了解它们背后的奥秘吗?其实,这些看似简单的字母和数字,背后隐藏着严谨的数学原理和巧妙的设计。
纸张规格的起源
最早的纸张规格并不统一,各家印刷厂都有自己的标准。直到19世纪末,德国人瓦尔特·波斯特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纸张规格体系,这就是著名的ISO 216标准。这个标准规定了纸张的尺寸应该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:
长边 = 短边 × √2
这个公式看似简单,但却蕴藏着深刻的奥秘。它保证了当纸张被对折时,长边会变成短边,短边会变成新长边,并且新的长边仍然是新短边的 √2 倍。这使得纸张可以无限次地对折,并且每次对折后都能得到一个全新的正方形,可谓是“无限循环”的完美设计。
常见纸张规格
基于ISO 216标准,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纸张规格主要有以下几种:
如何选择合适的纸张规格
选择合适的纸张规格,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决定。
其他纸张规格
除了ISO 216标准之外,还有一些其他纸张规格,例如:
总结
纸张规格看似简单,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。了解纸张规格,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纸张,还可以让我们对纸张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。下次再遇到各种纸张规格,你就不会再感到困惑了!
标签:纸张规格,A4,B5,16K,ISO 216,打印,笔记本,出版物,尺寸,对折,规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