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囊肿是怎么形成的?

肝囊肿是怎么形成的?

肝脏是我们人体最大的腺体器官,占全身重量的2%~3%,成年人肝脏质量约为1200~1500克。肝脏位于膈下,右上腹,与胃、胆囊、十二指肠等相邻。肝脏具有多种功能,比如分泌胆汁,帮助食物消化及吸收;产生血浆蛋白;参与糖、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;解毒和防御等。

肝囊肿是指肝脏内长出含液体的囊泡,囊肿有单发或者多发的。囊肿大小不一,小的可能只有几毫米,大的可以达到十几厘米。

肝囊肿形成的原因很多,一些是先天性因素导致,一些是后天因素引起。

先天性肝囊肿

先天性肝囊肿通常是肝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,由于胆管发育异常导致的。正常情况下,胆汁会通过胆管排出,但如果胆管发生堵塞,胆汁引流不畅,就会在肝脏内形成囊肿。先天性肝囊肿通常是单发的,囊肿壁较薄,里面含有清澈的液体。

后天性肝囊肿

后天性肝囊肿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,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:

  • 肝脏外伤:肝脏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,导致肝组织破裂出血,血液凝固后形成囊肿。
  • 肝脏感染:肝脏感染后,肝细胞受损,肝组织坏死,形成囊肿。
  • 肝脏寄生虫:肝脏感染寄生虫后,寄生虫在肝脏内移动,破坏肝组织,形成囊肿。
  • 肝脏肿瘤:肝脏肿瘤生长过程中,会压迫周围肝组织,导致肝组织坏死,形成囊肿。
  • 标签:肝囊肿,肝脏,胆汁,先天性,后天性,外伤,感染,寄生虫,肿瘤

    > 同类文章:

    >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:

    粤ICP备2023131599号